必威betway中文版
SCHOOL OF MARXISM WEIF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刘伟、刘新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效能、风险检视与优化路径
来源:必威betway中文版
发布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

(本文转载自 思政学者 公众号)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全面嵌入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深刻影响着教育形态和教育系统的变革,以数字化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战略行动。党中央在不同场合提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1],“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2];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3]。聚焦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在理念转型及具体实践等方面尚且存在一定迟滞,难以激发出数字化带来的育人效力。

顺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形态的数字化变革趋势,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要素联动、场域开拓、效果优化,极大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覆盖面和时效性,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协调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防范和化解数字化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挑战,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在新形势下,有必要对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逻辑、现实困境加以理性审视并提出优化路径,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效能

数字化正引领人类进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建共享”[4] 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大有可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数字技术的深度耦合,已然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红利。从数字化发展现状及实际成效来看,数字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赋能维度从要素动态联结、过程场域开拓、环节效果优化等三个方面实现了要素赋能、空间赋能和业务赋能。

(一)要素赋能:数字化加速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动态联结

数字化最大特点是数字技术实现静态教育资源转化为动能,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系统整合与智能化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要素联动实现了主客体的交互优化与内容交互的优化,即数字交互既为教育主客体的深度交互敲定精确锚点,也激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的活力和潜能。

1.数字虚拟主体在人机交互中有效实现了情感的深度交融

一方面,教育主客体的数字身份从信息的接纳者转变为数据的产消者。在深度交互过程中,师生不仅是信息接收,而且不断扮演着生产数据的关键角色。大数据评估信息在数据“产销”的过程中随时随地扮演教师经验判断之外的“理性人”,既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反馈环节滞后的短板,也在双向互通中精准传达了教育动态过程中师生真实的需要。同时,数字技术实现在分众反馈模型中发挥精准算力,以“排除人的因素做出较为高效的决策”[5],增强教师在交互过程中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数字需求的转换效果成为决定评价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关键。学生群体在数字交往中被赋予更多的主动选择权,当面临教育交互选择时,“用户的主要社会关系对社交网络的使用体验和评价会影响用户对其有用性的感知”[6]。技术感知与人际互动成为教育交互意愿高低的指标,例如,以学生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交往中形成的热点话题与用户标签为重要参考,建构交往亲和的分身课堂,实现了通过创设个性化的交互场景提升思政教育产品的交互性影响。

2.数字语言逻辑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产模式

数字语言逻辑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产要素的充分调动提供新思路。一方面,数字化助力了思政教育内容的精准化、极简化表达。以ChatGPT、文心一言等为代表的巨型人工智能,通过对庞杂教育内容进行数据化整合分析,以高效简洁的关键词检索为教育者提供教育内容供给的元问题靶向。这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要素间组织与连接的传统渠道,尤其是在整合过程中借助机器语言的规范定义,简化了原始教育信息的处理流程,显著提升了教育内容知识要素的信息转换效率。同时,通过采用更为精准和模块化的技术对原始内容进行分析,并为其赋予教育者的个性化印记,更加促进了算法推荐下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领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数字化助力实现思政教育内容优化再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在机器语言共享语料数据运行原则的基础上,数字技术展现出超越人脑思维局限的信息分析与学习萃取能力。这一技术条件不仅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分析大学生群体的偏好与价值倾向,快速瞄准内容优化再生产的方向,而且通过无限度的程序优化,克服了传统内容生产过程的局限性,为提供更及时便捷的思想政治教育新内容创造了可能。

(二)空间赋能:数字化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新场域

数字化发展在客观上改变了网络空间的信息交互生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环境优化议题。“独特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信息结构和传播秩序,为社会价值共识的生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场景和现实场域”[7]。当前,数字化已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真实世界及其构成要素模型化或数字化,搭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立体场景”[8],打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活动呈现的二维单向模式,实现了向更具交互性和情景化的教育过程的转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景式教学的优化注入了新动能。

1.数字化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是通过教育者的内容生产与平台建构,打造网络文化教育场景,让学生在正向文化环境中得到浸润式教育。一方面,以沉浸式、交互式、具身式为特点的数字技术极大地改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数字化技术及衍生媒介,构建起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为头部的教育空间矩阵。(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通过扩展教育辐射圈层与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的流传速度,突出价值传递的省思性、探索式特征,以浸润式的教育场景使大学生更有获得感和认同感,显著改善了大学生“参与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以区块链思维联通“大思政”场域。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教育环节融入课堂教育、校园教育与媒体宣传教育等场域,实现全方位教育空间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子系统的工作开展、运行与实现具有相对独立运行的程序路径。传统模式下“点对点”“面对面”的单程传输被打破,实现了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与教育对象的精准配对、数字技术与教育现实的深度耦合以及教育环节与教育反馈的动态把握。

2.数字化共享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联动

数字化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活动二维单向的过程,“将真实世界及其构成要素模型化或数字化,搭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立体场景”[9],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场景式教育提供新动能。

一方面,针对数字资源分散零碎的特征,数字资源平台的建构实现了资源聚集的效应,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资源空间。数字资源平台以更快捷的获取方式、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与更高质量的内容覆盖取代过去实体狭窄渠道,起到资源“集散枢纽”的作用,教育内容也在其中借助多元平台的无差别互通实现跨媒介互文。另一方面,数字空间的共创共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数字孤岛”现象。高校体系内部数字技术打破了课堂教学、校园教育与媒体宣传教育场域单打独斗的现状,拓展了教育空间的全方位联动,实现同向同行的效果。跨区高校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融合教学模式的共享共建,组建起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联盟。在共享同研的基础上取之所长,打造诸如“雨课堂”“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各具高校特点的云课堂平台。

(三)业务赋能:数字化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业务能力建设

数字化以人性化、即时性与协调化为特征的新型技术带动了教育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简化的功能操作与全覆盖的实时系统将思政教师抽离出烦琐的行政性工作,以数字精准为依托确立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可供保障的长效信任关系,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业务能力的专业化、精准化和垂直化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业务结构的优化升级。

1.数字化程序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效率

数字化技术简化了数据收集分析的烦琐过程,解放了教师技术层面的劳动力,从而更好地投入“道”的传递工作中,大幅提升了思政教师业务能力。当前,数字化赋能思政教育实践效能和大学生思想行为数据的系统性、标准化管理,以数据汇集与量化分析的优势,提升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分析和对象分析的规模效益。完善的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走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学生关注问题的及时反馈,对于棘手矛盾的人性化处理预案,对于多元利益的均衡考量等都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数字化将“促进教师回归本职工作,把精力和才智用于与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生命对话,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0]。

2.数字化分析助力高校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精准提升

加强网络空间学生思想行为的研判,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网络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字化对网络空间治理的赋能体现为:借助算法、算力和数据构成的数据分析系统促进及时性、精准性网络空间治理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的离散点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对大学生行为全过程、伴随式的数据采集与精准分析,清楚地对学生网络动态与教育反馈进行充分捕捉;另一方面,通过搜集大学生个性化的数据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和发展情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有效的反馈和改善,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调整优化、教育计划的及时调整,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

3.数字信任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关系的提升

信任关系的确立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降低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增进教育内容被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促进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和思政教育效能的提升。数字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业务赋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通过数字权威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权威建构,以数字信任融通师生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脑、入耳、入心。数字化“以分布式技术缓解数据压力,以区块链技术强化数据保护”[11],通过可视化的交互界面、可信人工智能模型、可信度的量化评估系统等建构大学生信任关系,有效弥补了师生熟络关系在网络空间被消解的短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风险检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复杂的教育系统,其内部结构张力使其得以适应数字化带来的全方位变革。尽管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也需要清醒地把握数字嵌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最大限度。观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转型现实,在以数字赋能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数字关系失度等一系列风险挑战。

(一)数字迭代悬浮:新旧数字化迭代的矛盾呈现

在数字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交融的语境下,“数字迭代悬浮”意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思维、设施与能力更新迟缓,同总体数字化发展趋势的低内在关联状态。

1.数字思维迭代的形式化,致使数字化转型成为外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标签

高校因其综合性与开放性特点为数字化的蓬勃发展提供适宜场域,这有效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整体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制造了数字化阐释的空场。一种现象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高等教育本身,全然接受数字技术带来的整体教育模式革新,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政治功能与意识形态属性,以致数字化成为普遍适用的外在符号。另一种现象是:部分高校管理者、施教者在尚未实现系统的数字化学习情况下,抱有追逐潮流的想法展开融合,认为“只要思想政治教育构成要素或教育活动融入了技术要素,就能释放技术能量”[12],以致数字化推进成为创新噱头而非推动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规划与持续改革的新动力。这两类片面思维反映了数字化思维迭代的形式化问题。以数字化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并非单纯地实现工具层面的教育方式迭代或将数字技术视为彻底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而是通过数字化化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与盲点,促使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觉思考“如何重构自己的学科框架和学科思维”[13] 问题,即挖掘高校数字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化的时代价值。

2.数字设备迭代的延迟化,成为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客观阻碍

数字技术因其自组织、自适应、自协同的功能优势及时弥合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时效性欠缺,成为高校培养自主自觉学习者的首选方式。数字化技术的落地离不开配套、合适的数字基础建设,而在现实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常常面临基础设备迭代延迟的困境: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整体教学体系中的价值引领定位使其精力主要投入理论的数字媒介传播,在资源的数字库建设、基础数据信息的动态收集与教学活动的跨场域开展方面起步晚,认知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施教者对现有的数字教学资源价值挖掘不够,相较于万物互联的未来教育畅想,数字化多以传统多媒体为中介穿插在高校思政课场景中,“长期只采用多媒体授课,缺少其他形式创新”[14],在难以满足大学生群体动态的数字需求的同时,也使得本不充裕的数字资源搁置浪费。客观上高成本的智能平台建设、维护费用更是制约了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步伐,有限的出场频次使得高校数字思政建设陷入短平快的教育叙事逻辑。

3.数字能力迭代的琐碎化,抑制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字化意愿

随着数字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前景不断明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数字技术应用水平与操作能力也被纳入日常的高校教师能力考核中。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在江浙沪一带数字教育发展领先的城市,“技术压力成为教师数字化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新挑战”[15]。大部分教师随着数字素养教育的普及能主动尝试打破自身传统的教育思维定式,将数字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中,在更多情况下“所感知的技术压力实际上是无关教学的事务性工作或程序性的技术适应所造成的”[16]。缺乏对数字教学长期规划与心态调整培养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产生了对数字生活与工作边界的认知偏差。智能技术的高速迭代压缩了其设计、开展教学活动的适应时间,在数字技术的双重压力下,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积极意图与动机都被抑制了。

(二)数字功能失范:智能技术携带的数字化风险

当前,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存在内生性风险,如信息茧房、数字异化、技术黑箱、算法歧视等问题。这些智能技术自带的风险隐患在数字资源供给、虚拟情景搭建与评价指标环节容易被放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1.智能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供给、筛选与推送环节存在黑箱风险

首先,从数字资源的供给端来看,开源模式存在教育数字版权纠纷问题。为化解高校思政课程的理论化同学生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思政课教师会借助各种数字渠道展开辅助资源的搜集。由于数字版权的界定模糊,在很多现实教育场景中,部分教师会无意识套用、挪用开源空间中的数字资源,引发数字资源所有权纠纷。其次,教育资源的筛选环节存在意识形态价值风险。“当代科技并不是价值中立的,因为它已经变成实施全面控制的意识形态,变成统治体系的一部分”[17],西方国家主导建构的人工智能、元宇宙及区块链技术暗含着西方“普世价值”,披上了意识形态功能的外衣。加之智能技术主要维护者将资本利益逻辑嵌入智能开发活动,使得通过低俗娱乐化的内容获取流量与注意力成为数字资源筛选内容的唯一决定依据。这更加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对大学生群体主流价值观的整合,偏离了思政教育启智润心的初心宗旨。

2.虚拟情景的失真建构有违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属性的内在规范

数字技术虚拟场景的架构虽然超越以往现实物理空间的限制,以鲜活的具象化呈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沉浸式的教学场域,但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凸显的价值性与意识形态属性难以通过数据量化的方式实现模块化处理,在现实教学中反而会出现虚拟课堂质量良莠不齐、校外企业外包等堪忧情况。(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此外,尚缺乏专业的质量审查秩序把关,这些低质粗糙的虚拟课堂产品不仅不会为思政课服务,反而成为散播历史虚无主义、扭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加速器。更值得警惕的是:智能技术企业作为高校数字化的合作伙伴不仅会将数字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片面夸大,还会将本应辅助教育的数字手段同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估画等号。这种说法会模糊社会成员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复杂运行的敬畏心,而将思想观念培育难题完全寄托在数字知识的标准化生产上。

3.数字技术逻辑构建的绩效指标体系损害了教育的本质价值

大数据技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可训练、可生成、可更新机制影响现代人对于能力培养的认知。基于大数据构建的多维度绩效指标体系不再以强制有形的制度来规约人的所有行为,而是以“只要自我‘积极投入’,便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绩效”[18] 为标榜,将隐性的规训融入数字技术中,从而带来跨界群体性的普遍焦虑,使“追求绩效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竞争更为自主化、高效化、隐匿化”[19]。在绩效算法逻辑中,教育者不再被定义为能够具有何种能力的人,而成为与他人竞争博弈中占领胜算高地的量化尺度。平面化的数字指标体系参照将主体现实的人际关系视为取得优绩的手段,实时监控、评价与更新的指标更是将追求绩效视为证明自身存在的唯一确证。这将导致学生成为算法逻辑中的“理性经济人”,将关乎自身利益的内卷与竞争放大到最大化。同时,这种自我压榨式、对象工具化的思维,还将统摄学生身心发展走向极端焦虑与敏感,致使社会层面非理性恶性事件风险提升。

(三)数字关系失度: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变化的风险

“数字技术的嵌入重组了教育的人际环境和人际关系”[20],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主体关系从相对简单转向错综复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主体交互存在师生共生关系、知行合一关系与教学共在关系的断裂风险。

1.数字技术的全方位介入区隔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交互关系

就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趋势看,数字技术的介入将重塑学生思想认知过程,进而重新定义教育主客体间的共生关系。在强人工智能嵌入下,施教者在教育场域中不再扮演知识的唯一传输源,通过生成式的算法技术往往也能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递目标。这会导致“立体包围式的在场感将主体中心或客体中心教育模式重构”[21],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赖以维系的师生共生关系受到挑战,在一定意义上,从过去教师主导学生受教育过程、师生双向沟通的交互模式转变为学生主体间、学生与智能机器客体间的直接交互模式。加之大学生群体在数字场域中的高社交需求,往往会形成具有信息区隔的网络社群圈层。现实活动的不完整投射,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虚拟世界的化身性、多样性和沉浸感中膨胀[22],这也降低了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严肃性与完整叙事,这对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养成都带来巨大风险。

2.知识获取简易化导致的知行统一规律的背反

数字技术在强大算法能力的支持下,越来越成为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造的力量。以ChatGPT为代表的巨型人工智能系统在数据加工过程中超越以往信息化处理模式,采用模仿人语言符号的心理现实形成逻辑[23],生成更符合人思维认知的语言。同时,在独立对话式的人机交互过程中,人工智能也会通过不断地反馈学习机制强化文本的可信度,通过筛选海量无序数据提炼有效的结果输出,数字技术简化了知识加工的环节。其导致的结果是:在日常思政课教学任务的完成中出现了难以鉴别的学术抄袭问题。由于技术的遮蔽,大学生群体在理论的掌握程度上普遍出现了追求信息密度与选择高效率的倾向。这种平面化浅层次的理论学习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特征,形成了理论知识同现实实践之间巨大的失衡关系。

3.数字学习活动的无界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教与学共在语境的丧失

数字技术在激发学生自主个性的同时,还将教育活动定义为服务型活动,学生被预设为自觉的学习者,“教育被视为满足学生的需要的商品或项目,教师、教育者被视为供货商或销售者”[24]。这一理念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估的标准认知中愈发突出,高得分与学生满意度的关联更加显著。由此导致的负面效应是:思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选择与学生兴趣相契合的内容,往往被认为比使学生在教育中进行深刻反思、获得成长进步更为关键。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蕴的价值向度被忽视,能否获得好成绩成为检验思政课有效的唯一目标。这种数字化影响下高度细分的现代培养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知识游离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似乎成为只有相关专业的群体才需要掌握的特殊技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优化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既是大势所趋,又大有可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规避数字化带来的风险挑战,以清醒主动的思维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提质增效。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数字化发展进程中暴露的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数字关系失度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以灵活应变的态度正视当前的阻滞力,在思维革新、机制优化、关系深化上精准发力,不断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一)思维革新:聚焦“认知-态度-能力”问题落实好数字化理念

迭代悬浮化解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思维理念的正向转变,必须解决认知层面“懂不懂”的问题、态度层面“愿不愿”的问题以及行动层面“能不能”的问题。要强化数字化理念贯彻,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思政教师数字化能力,实现教育者思维与数字化现实延展的高度一致性。

1.聚焦认知问题,帮助教师形成辩证的数字技术应用观

要引导教师认识到数字化能力是“从一项‘工具性’的技能逐渐延伸为社会认知、高阶思维与专业能力的集合”[25],改变实际工作“重技术功能,轻教育功能”[26] 的现象。在本质内涵上,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既是将数字技术整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领域环节,实现教育形态的变革,又是强调以数字化推动教师与学生深度互动,在“人机融合”中促进人自身的发展。在功能定位上,明确数字化不只是数字技术的运用,更是创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教育系统,是师生发展与数字生态的协同共进。同时,应明白数字技术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上的优势与不足,既要认识到积极意义,又要认识到局限与边界,处理好数字安全和数字伦理问题。

2.聚焦态度问题,完善配套技术支持以提升教师数字化的意向性和积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数字化空间延伸,不应只关注既有数字化应用场景嵌入的成熟度,还要以教育者开展教育的具体需求为服务导向,着力搭建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配套技术,让教师容易接受、愿意接受。既可以借助智能知识图谱、学习分析、在线追踪、学习者画像、深度交互等技术优势,打造诸如“雨课堂”“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各具特点的新型学习模式,也可以依托超星、慕课、腾讯会议等成熟数字教育平台作为主平台开发的第二场景,借助高新技术行业对教育在线研发技术的先进经验,推动教学模块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深度拟合,动态地感知大学生需求变化,主动为大学生推送所需要资源、信息与服务,增强教师价值引领作用。

3.聚焦能力问题,引导教师有效提升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要求教师能力结合数字化特征重新建构,要求教师在良好师德师风、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不仅具备有效的思想教育能力,还应具备“人机协同”能力。“数字化时代的知识创生方式超越了人是知识建构的单一主体的传统认识,人类与人工智能可以协同创造知识,并和人工智能教师协作作出决策,形成人机混合智能”[27]。虽然数字技术本身有超越教师能力的技术优势,但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价值引领和教育环境的良性选择建构无法被数字技术取代。只有与数字技术共同进化,提升“人机协同”能力,才能更好地“生产出关于学生群体和个性化学习、思想道德发展、身心发展状况等知识与策略”[28],才能更好地“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29]。

(二)机制优化:精心打造“生产-传播-反馈”协同的数字化运作机制

规避数字技术的潜在黑箱问题,就要通过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运作机制的优化,实现整体数字技术应用生态的良性发展。通过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反馈机制的协同运作,建立起在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运行数字技术的合理边界与原则规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技术耦合程度从进网、用网的初级阶段向知网、熟网的高级阶段发展。

1.聚焦数字化思政的产品供给,推进生产机制优化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生产是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在研究机制上,需完善数字化资源精准匹配机制。通过上传数字化文本,搭建高效搜索引擎,实现基础理论研究知识元之内在联系的具象显现,形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导向的研究理论库。与此同时,优化专业平台的实时交互沟通,促进高校间特色教育资源和经验模式的交流互鉴,缩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人力时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成果方案的实用性。在教育机制上,应建设完善“智能思政+互动学习”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利用好数字交互创新教育内容的呈现机制,增强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促进线下教育从垂直式、平行式教化走向融合式互动;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分析推进需求靶向供给机制的建立,在分析大学生内容偏好、认知基础、情感态度生发情境、思想呈现路径、影响因子等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提供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的学习内容,以价值引领为导向精准输送思想政治教育产品。

2.细化数字技术应用的需求导向,推进传播机制优化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还需在传播机制上下功夫。一是聚焦思想传播特点。要运用大数据增强对大学生群体数字化行为规律与特点的剖析,特别是关注的网络议题类型和态度倾向的调研,充分掌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困惑与发展需求,做好数字化教育开展的基础调研。二是关注对象传播分类。要注重把握好“大数据”和“小数据”的关系,针对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的总体共性特征和分层分类的异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传播。(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三是落脚于传播吸收效果,结合大学生行动场域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对思政产品进行传播适宜性改造,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特别要突出内容的互动性,促进大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收。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拓多维互动的场域,鼓励学生将自身所思、所想、所疑分享出来,通过多维交互下的思想碰撞与观点聚合,实现教育内容的二次加工,扭转供给存在单向传播的窘境。

3.树立“瞻前顾后”的意识,推进预警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优化

要以有效的预警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着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树立前瞻意识,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问题研判,做好预防性应对工作。通过大数据智能评估系统,合理分析网络热点数据,总结热点事件的意向趋势,找准社会舆论走向和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动向,实现高校网络舆情把控的预警效果。另一方面,要注重总结回顾,通过实时精准的数据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评估,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聚焦的重点,推动数字化生产的优化升级。教育者要树立因时而进的工作意识,克服因技术黑箱产生的算法路径依赖与标签固化,努力在大数据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与工作方法,着重梳理新时代大学生网民身心发展特点,以直观、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提升。

(三)关系深化:建构“主体-客体-生态”交互的新型数字化关系

扭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关系的工具化、片面化与割裂化的潜在危机,需要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数字化融合过程中的关系认知,让数字技术为师生所善用,形成同向同行的整体合力。唯有从主体端和对象端两端发力,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共生发展的生态,方能落实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最大限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提质增效。

1.推动教育主体从“知识权威者”向“学习统筹者”的定位转变

数字化发展将极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生产、空间场域和实践环节,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群体的知识权威。“教师的知识不再是一劳永逸,也不是直接从专家那里继承,而是每天在面对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更新之中,同时自身也是知识生产链条中主体,教师需要具备主动成长的意愿和能力”[30]。教师的使命不仅是用技术来辅助“教”,而且是促进“学”,明白教师不是简单的技术迁移者、信息提供者和展示者,而是各类信息资源的协调者、促进者、引领者。教师在技术运用之外,愿意积极“关注数字空间内人与人的交流协作、个体的广泛参与以及教师对学习者的引领”[31],借助系统性、分众式与精准化的数字化思维,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统筹决策的宏观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领域的中观层面以及落实落细的微观层面实现变革。

2.培育教育客体从“为学所用”到“为学善用”的数字化素养提升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不仅要使大学生群体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全过程,还要引导大学生群体“为学善用”的数字化素养。第一,引导大学生建立起积极正向的数字接纳观。面对虚实结合的新式教学,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参与、感受数字思政在感官认知与教育方式上的全方位革新,鼓励学生主动认知技术下自我同一性建构的实现,化解因陌生而引发的抵触心理。第二,培养大学生群体熟练掌握应用智能数字技术的能力。引导大学生有选择地运用数字化技术资源,并引导其准确辨别数字技术推送的信息内容质量,避免因沉溺于海量信息而造成数字侵权或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第三,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数字化的伦理红线。尽管数字化极大助力知识内化的速度,但过分依赖数字技术的工具优势会越过技术的伦理界限。要向受教育者明确数字技术的应用责任与风险,引导学生以合乎道德规范的方式应用数字化技术,规避因不诚信、不透明的技术手段引发的恶性竞争与算法歧视。

3.打造从“技术串联”向“万物智联”的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态

从多应用、多用户、多场景的角度出发,从两端发力构建主客体交互的数字化思政生态。在低阶数字化实践上,可以构建集屏、报、网、端、微、刊等于一体的思政教育体系,打造视频、音频、动画等多样态的新媒体思政产品,形成以智能设备为支撑的价值传播网络。针对重点思政教育内容和圈层化的大学生群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精准化推送与投放,使思想政治教育在辐射领域和群体上实现破圈效应,助推形成强大宣传教育合力。将成熟的新媒体运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平台在借助新兴的短视频形式契合当代年轻人高速化、视觉化与碎片化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要加强运营与维护,实现在青年群体中的现象级传播。在高阶数字化实践上,利用物联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建集信息服务、娱乐社交、热点阐释、答疑解惑等于一体的“云思政系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集专业学习、素质拓展、思想交流、政策咨询、理论提升、业务办理于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空间以及融合阅读、交流、分享、生活、美学等多元化的青年文化服务空间。通过将线上“云服务”与线下教育相融合,通过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精心制作和筛选线上服务专题菜单,将大学生的“需”与线上思政系统的“送”实现精准匹配。

总而言之,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是应有之义。我们要把握历史主动精神,从战略前瞻的视角审视数字化在教育要素、教育空间、教育业务等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赋能,深刻洞悉因数字化带来的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与数字关系失度问题,因势而新地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字思维、数字机制和数字关系方面的创新实践,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效能。在未来的探索与实践中,还应继续深化数字化的理念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新范式形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19-05-17(1).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19-11-06(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1).

[4]引导人工智能赋能教师 引领教学智能升级[EB/OL].(2022-12-05)[2023-07-2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212/t20221205_1021972.html.

[5]张驰.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的算法审视[J].思想教育研究,2022(9):45-51.

[6][7]彭正银,汪爽.青年网民移动社交网络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网络外部性视角[J].中国青年研究,2017(12):67-72+79.

[8][9]肖银洁,吕宏山.教育数字化赋能高校教学新形态的风险审视与纾解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23(2):24-32+92.

[10][26]袁振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转什么,怎么转[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1-11.

[11]江波,丁莹雯,魏雨昂.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引擎:可信教育人工智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52-61.

[12][20]王学俭,冯瑞芝.数字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耦合逻辑及风险防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7-45.

[13]钟秉林,袁振国,孙杰远,等.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下)[J].基础教育,2022(4):39-67.

[14]黎博,戴成波,谭超.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4):75-77.

[15][16]冯仰存,吴佳琦,曹凡,等.技术压力对教师数字化教学创新的影响研究——成长型思维、TPACK的调节效应[J].中国远程教育,2023(6):29-38.

[1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16.

[18]苏慧丽.数字时代的绩效博弈:教育焦虑与内卷的底层逻辑[J].中国电化教育,2023(6):51-59.

[19]蓝江.功绩社会下的倦怠:内卷和焦虑现象的社会根源[J].理论月刊,2022(7):5-11.

[21]王少.ChatGPT介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线路、安全风险及防范[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153-160.

[22]胡乐乐.元宇宙赋能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技术特性、内在机理、风险挑战[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02-113.

[23]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4.

[24]刘云杉.开放中的封闭:无界学习的教育危机[J].中国远程教育,2023(5):1-12.

[25][31]冯剑峰,王雨宁,白玉彤.教师数字化能力研究的图景及展望:基于国际文献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22(2):118-128.

[27][28][30]田小红,季益龙,周跃良.教师能力结构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3):91-100.

[29]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版权所有:必威betway(中文版)官网-App Store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技术支持: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